![]() 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测速组件、螺栓,测速组件包括透明管道、相互对接且套接在透明管道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均设置有安装孔,用以安装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的测速对射光纤;第一检测部设置第一限位架,第二检测部设置第二限位架,第一限位架的固接部与第一支架的非对接端面抵接,第二限位架的固接部与第二支架的非对接端面抵接,螺栓沿透明管道的走向依次贯穿两个限位架的固接部、两个支架,并固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滤棒输送的速度调整提供量化指标,有效提高滤棒的输送效率和减少滤棒的常规损耗,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公开号:CN214335001U 申请号:CN202120437720.XU 申请日:2021-03-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奚玉文;杨坚;陶辛培;朱仕文;厉德俊;翁文清 申请人:China Tobacco Jiangsu Industrial Co Ltd; IPC主号:G01P3-6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滤嘴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 [n0002] 卷烟滤棒是卷烟生产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烟用辅材,滤棒输送装置在输送滤棒时,需要根据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对输送速度进行调整。输送速度过高时,易发生滤棒破损,影响成品的质量;输送速度过低时,易发生滤棒阻塞管道导致生产停滞,降低生产效率。因此,检测滤棒在滤棒输送装置中的输送速度,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适用于卷烟制造设备中滤棒发射输送速度的检测,为滤棒输送的速度调整提供量化指标,有效提高滤棒的输送效率和减少滤棒的常规损耗,从而有效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测速组件、螺栓,所述测速组件包括透明管道、相互对接且套接在所述透明管道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均设置有安装孔,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的测速对射光纤;所述第一检测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二检测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螺栓沿所述透明管道的轴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固接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二限位架的固接部,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架的固接部、第二限位架的固接部固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架与所述第二限位架能够在所述透明管道上夹紧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部还包括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固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架的限位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检测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片上;所述第一限位架的限位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左侧壁抵接。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检测部还包括第二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固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架的限位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检测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弹片上;所述第二限位架的限位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右侧壁抵接。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通孔,使得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能够套接在所述透明管道上,第一支架对接端的端面与第二支架对接端的端面相互对接贴合在一起,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透明管道的外径相同。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非对接端面为所述第一支架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二支架的非对接端面为所述第二支架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安装孔用以安装所述第二检测部的第二检测光纤;所述第二支架上的安装孔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检测部的第一检测光纤;所述第一检测光纤、所述第二检测光纤均为独立运行的测速对射光纤,所述安装孔垂直于所述透明管道设置。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后方的所述透明管道上设置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透明管道通过第二喉箍固接,所述管路接头为滤棒进入端。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架的前方的所述透明管道上设置有射出接头,所述射出接头与所述透明管道通过第一喉箍固接,所述射出接头为滤棒射出端。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紧固孔并通过紧固件紧固第一支架的对接端与第二支架的对接端。 [n0013] 进一步的,还包括显示模块、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所述第一检测部、第二检测部均与所述显示模块电连接。显示模块可以包括显示器,用以展示实时速度,并进行滚动刷新。 [n0014]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滤棒输送速度,为滤棒的输送速度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提高滤棒的输送效率和卷烟质量;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测量精准,易于拆装,机械强度高,机械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n0015]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的测速组件的结构图。 [n0018] 图中:1、显示模块;2、第一检测部;3、第二检测部;4、测速组件;5、电源模块;6、透明管道;7、螺栓;8、安装孔;9、紧固孔;21、第一弹片;22、第一限位架;23、第一检测光纤;31、第二弹片;32、第二限位架;33、第二检测光纤;41、射出接头;42、管路接头;43、第一支架;44、第二支架;411、第一喉箍;421、第二喉箍。 [n0019]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在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设计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n00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适用于卷烟制造设备中滤棒发射输送速度的检测,请参阅图1、图2,主要包括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测速组件4、螺栓7,所述测速组件4包括透明管道6、相互对接且套接在所述透明管道6上的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所述第一支架43、所述第二支架44均设置有安装孔8,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的测速对射光纤;所述第一检测部2设置有第一限位架22,所述第二检测部3设置有第二限位架32,所述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43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架44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螺栓7沿所述透明管道6的轴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22、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第二限位架32,所述螺栓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固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架22与所述第二限位架32能够在所述透明管道6上夹紧所述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 [n002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测速组件4由一根透明管道6构成管路主体,管路主体上端安装有管路接头42,用以连接滤嘴输送管道;管路主体下端安装有射出接头41,用以连接滤嘴接收管道。管路主体的中间安装有两个支架,即,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上均开设有安装孔8,用于检测光纤的安装。第一支架43与第二支架44对接之后的两端与限位架固接,限位架用以安两个装检测部。 [n0022] 具体的,第一支架43上开设有安装孔8,第一支架43上的安装孔8可以用来安装第二检测部3的第二检测光纤33;第二支架44上开设有安装孔8,第二支架44上的安装孔8可以用来安装第一检测部2的第一检测光纤2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检测光纤23和第二检测光纤33均可以设置为独立运行的测速对射光纤,相互之间的运行不产生影响,但间距可测量。 [n0023]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8可以垂直于透明管道6设置,使得光纤中的光能够垂直于透明管道6,降低误差。 [n0024] 具体的,检测部包括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限位架包括第一限位架22、第二限位架32。 [n0025] 限位架可以为直角弯折结构,包括一个直角短边结构和一个直角长边结构,可以将直角短边结构定义为固接部,可以将直角长边结构定义为限位部;直角短边结构与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端面大小一致,直直角长边结构的长度可以大于两个直接对接之后沿透明管道6轴向方向的长度。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架22用于安装第一检测部2,第一检测部2位于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左侧。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与第一支架43的非对接端面抵接,并与端面完全贴合,使得第一限位架22的限位部的内侧与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左侧壁均抵接。第一限位架22的限位部的外侧固接有第一弹片21,第一弹片21用以安装第一检测部2。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架32用于安装第二检测部3,第二检测部3位于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右侧。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与第二支架44的非对接端面抵接,并与端面完全贴合,使得第二限位件32的限位部的内侧与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右侧壁均抵接。第二限位架32的限位部的外侧固接有第二弹片31,第二弹片31用以安装第二检测部3。 [n0028] 基于上述两个限位架与两个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第一限位架22和第二限位架32将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包围,此时,可以通过螺栓7将其固接。可以将螺栓7依次贯穿第一限位架22、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第二限位架32,螺栓7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固定连接,使得两个限位架能够将套接于透明管道6上的两个可以对接的支架夹紧在一起并完成对接,如图2中所示。具体的,两个限位架的固接部分别位于两个支架的非对接端面、两个限位架的限位部分别位于两个支架的两侧,使得第一限位架22、第二限位架32在通过螺栓7的固接之后,能够将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对接关系固定,在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的内部进行卷烟滤棒的速度检测。 [n002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可以由不透明的材质制作,避免外界光线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螺栓7可以设置多个,螺栓7的贯穿方向可以沿透明管道6的轴向进行设置,避免对测速对射光纤产生影响。 [n003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43与第二支架44相互对接的一端为对接端。在第一支架43上,第一支架43的非对接端面为第一支架43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在第二支架44上,第二支架44的非对接端面为第二支架44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 [n003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可以采用圆柱形的支架,并在圆柱的轴心位置开设通孔,通孔的内径可以与透明管道6的外径相同,使得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可以套接在透明管道6上,并对接在一起。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相互对接的一端为对接端,即,当第一支架43与第二支架44对接时,对接端的端面相互对接并贴合在一起。 [n0032]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为圆柱形的支架时,套接在透明管道6上之后,对接端的端面能够完全对接,不论两个直接转动与否,均能够形成完全对接。当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不为圆柱形的支架时,则对接端的端面想要完全对接,首先应确定通孔的开设位置相对一致,然后转动一一定角度并固定,才能够完全对接。因此,可以在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上设置紧固孔9,并通过紧固件将两个支架的对接端固定,可以确保对接面的完全对接,进一步的,可以确保两个支架上的测速对射光纤的连接稳定性。 [n0033] 具体的,第一支架43的后方的透明管道6上可以设置管路接头42,管路接头42与透明管道6之间可以通过第二喉箍421进行固接,管路接头42为滤棒的进入端。第二支架44的前方的透明管道6上可以设置射出接头41,射出接头41与透明管道6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喉箍411进行固接,射出接头为滤棒射出端。 [n0034]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喉箍安装,透明管道6与接头之间可以采用即插式,可以快速便捷的接入输送管路的任意接头位置。 [n003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与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电源模块5之间均为电连接,电源模块5用以供电;显示模块1用以分别显示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的实时测速。检测到的速度值可以进行滚动更新。 [n0036] 第一检测部2和第二检测部3均可以为对射式光纤传感器,用以检测滤棒的速度。对射式光纤传感器可以采用欧姆龙的E3X-HD11系列光纤放大器进行设计,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想得到的技术手段,故在此不再详述。 [n0037] 进一步的,可以设置测速模块采集两组对射式光纤传感器的信号进行速度计算,该传感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化的原理将滤棒经过测速管路的位移转化为脉冲的传感器,也是实际应用中使用最普遍、使用最多的传感器。具体的,光纤传感器由光纤、光源和光电管组成。光从光纤的发射端通过管路上的孔传递到光纤接收端上。当光路没有被滤棒阻断时,光纤接收端可以接收到足够的光,此时,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当光源被滤棒阻断时,光纤接收端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光,此时,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这样,通过两组光纤传感器的距离和滤棒到达两组光纤传感器的时间差,即可计算出滤棒在管路中的速度。 [n0038] 作为优选,测速模块置于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之内,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操作简单。可以设置多组输入通道,根据适用场合,灵活的自定义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方式,并将检测速度传输至显示模块1,在显示模块1上进行刷新式的滚动展示。 [n0039] 作为优选,可以对两组光纤的距离、采样时间进行设定,以保证在不同设备上的适应性;同时,在移动测量过程中的便携性。 [n004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源模块5可以采用一个AC220V转DC24V电源适配器组成。主要用于给测速模块和光纤传感器提供电源,具有过载短路等保护特性,可在任意AC220V电源插座上取电,即插即用无需接线,该电源部分的方式保证了在不同设备上测量时的便携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在设备上取电引起对设备本身的干扰。 [n0041]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将光纤传感器的电源线和信号线接入测速模块,并将电源模块5电源输出线接入测速模块。将测速管路安装到发送管道和接受管道中间,将电源模块5的输入端插入交流220V插座,调整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和设置测速模块的相关参数,最终在显示模块的显示器上获得当前滤棒的输送速度。 [n004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43]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测速组件(4)、螺栓(7),所述测速组件(4)包括透明管道(6)、相互对接且套接在所述透明管道(6)上的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所述第一支架(43)、所述第二支架(44)均设置有安装孔(8),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的测速对射光纤;所述第一检测部(2)设置有第一限位架(22),所述第二检测部(3)设置有第二限位架(32),所述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架(43)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架(44)的非对接端面抵接,所述螺栓(7)沿所述透明管道(6)的轴向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所述螺栓(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架(22)的固接部、第二限位架(32)的固接部固接,使得所述第一限位架(22)与所述第二限位架(32)能够在所述透明管道(6)上夹紧所述第一支架(43)和第二支架(44)。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2)还包括第一弹片(21),所述第一弹片(21)固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架(22)的限位部的外侧,所述第一检测部(2)安装于所述第一弹片(21)上;所述第一限位架(22)的限位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支架(43)、所述第二支架(44)的左侧壁抵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部(3)还包括第二弹片(31),所述第二弹片(31)固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架(32)的限位部的外侧,所述第二检测部(3)安装于所述第二弹片(31)上;所述第二限位架(32)的限位部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右侧壁抵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的中间部位均开设有通孔,使得所述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能够套接在所述透明管道(6)上,第一支架(43)对接端的端面与第二支架(44)对接端的端面相互对接贴合在一起,所述通孔的内径与所述透明管道(6)的外径相同。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的非对接端面为所述第一支架(43)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所述第二支架(44)的非对接端面为所述第二支架(44)对接端的端面所正对的另一端面。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上的安装孔(8)用以安装所述第二检测部(3)的第二检测光纤(33);所述第二支架(44)上的安装孔(8)用以安装所述第一检测部(2)的第一检测光纤(23);所述第一检测光纤(23)、所述第二检测光纤(33)均为独立运行的测速对射光纤,所述安装孔(8)垂直于所述透明管道(6)设置。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的后方的所述透明管道(6)上设置有管路接头(42),所述管路接头(42)与所述透明管道(6)通过第二喉箍(421)固接,所述管路接头(42)为滤棒进入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44)的前方的所述透明管道(6)上设置有射出接头(41),所述射出接头(41)与所述透明管道(6)通过第一喉箍(411)固接,所述射出接头(41)为滤棒射出端。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3)、第二支架(44)上均设置有紧固孔(9)并通过紧固件紧固第一支架(43)的对接端与第二支架(44)的对接端。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1)、电源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5)、所述第一检测部(2)、第二检测部(3)均与所述显示模块(1)电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089561B|2016-08-31|深孔内径测量系统 CN214335001U|2021-10-01|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 CN201569665U|2010-09-01|一体化在线风速风量测量仪 CN105264332A|2016-01-20|形状传感器和管状插入系统 CN201513722U|2010-06-23|一种视频管道检查系统 CN101813602A|2010-08-25|尘埃粒子多点检测装置 CN2643282Y|2004-09-22|外引式光纤应变测量传感器 CN201007647Y|2008-01-16|多点式水平仪 CN210401144U|2020-04-24|一种光路粉尘测量装置 CN202119506U|2012-01-18|用于液体贮液平衡缸的液位检测装置 CN208846098U|2019-05-10|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燃气泄漏监测系统 CN208457588U|2019-02-01|一种小口径便携式超声波测流装置 CN209513605U|2019-10-18|一种综合管廊分布式气体传感器 CN103162806A|2013-06-19|一种微振动光纤传感器 CN110553824A|2019-12-10|喷气织机用辅助喷嘴检测设备 CN201859008U|2011-06-08|耐高温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探头 CN214844199U|2021-11-23|一种取样针气泡检测装置 CN209185735U|2019-08-02|一种卷烟用卷筒纸接头检测装置 CN208333497U|2019-01-04|一种耐弯折型侧面发光光纤传感器 CN213986875U|2021-08-17|一种用于focke包装机烟支质量检测的静态光电式传感器 CN212585791U|2021-02-23|高精密检测传感器 CN213179945U|2021-05-11|一种轮叉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07814756U|2018-09-04|一种塑料管道内腔检测装置 CN210923606U|2020-07-03|一种用于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 CN212300279U|2021-01-05|一种具有计数功能的同轴度检测仪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37720.XU|CN214335001U|2021-03-01|2021-03-01|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CN202120437720.XU| CN214335001U|2021-03-01|2021-03-01|一种便携式滤棒输送速度测量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